苏州市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 CNKI文献
苏州市连续多年开展了对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阻截监测,通过广泛设立监测点,针对重要的有害生物特别是已在本地定殖为害的,如加拿大一枝黄花、桔小实蝇和福寿螺等开展调查和监测,在摸清其发生和分布的基础上,开展了综...
自2003年在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首次发现橘小实蝇以来,后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对橘小实蝇在苏州市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橘小实蝇在苏州地区1年发生4代左右,一般在5月下旬开始羽化,6月下旬明显查见,8月中旬...
近年来,苏州市以农药减量使用为目标,围绕重点基地、重点作物、重要病虫害开展病虫害调查监测和预测预报,科学制订防控策略。本文从农业防治、综合诱杀防治、农药防治3个方面介绍了苏州市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此...
2016年苏州地区小麦赤霉病流行特点及原因分析 CNKI文献
2016年小麦赤霉病在苏南地区暴发,流行程度罕见,并呈现出自然发生重、暴发流行快、发生范围广、田块间差异大等特点。分析其流行原因,主要是气候条件适宜病害流行,栽培方式利于致病菌源形成积累,生育期不平衡增加了用...
为探索桔小实蝇有效的无公害防控技术,在东山镇桔小实蝇重发区进行了相关防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性诱防治技术与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和15%唑虫酰胺乳油等药剂防治技术配套应用,不但能提高对桔...
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示范,苏州地区初步集成了适合本地区的水稻螟虫绿色防控技术:优先采用适期播栽、无纺布覆盖育秧、优化布局集中育秧、灌水浸田灭蛹、机械化秸秆还田等农业和物理防治手段,积极使用性诱剂诱杀、香根草...
为有效提高苏州市小麦田杂草防治水平,利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三层三级目测法"及"七级目测法",对苏州地区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摸清了杂草发生种类、群落组成与为害程度,并...
桔小实蝇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目前主要采用挂瓶性诱防控方法。为保证持续性诱杀虫效果,选用纤维丝状缓释型性诱剂,探究了不同剂量、不同纤维丝长度对诱虫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缓释型性诱剂的持效性。结果表明,纤维丝状...
苏州地区农药零差价集中统一配送政策实施现状分析 CNKI文献
阐述了苏州地区农药零差价集中统一配送政策实施情况、操作办法和取得的成效,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为农药零差价集中统一配送政策的制定、实施和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苏州市“十二五”农作物农药减量控害的做法与成效 CNKI文献
2011年以来,苏州市大力推广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及生态环境安全要求的农作物农药减量控害技术,通过立足综合治理、优化防控策略、优选化学农药、优先生物防控等技术,推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新...
加重江苏省苏州市麦田杂草发生的原因包括免耕栽培的推广、稻草全量还田、草相变化、除草剂使用不科学等。要实现控草目标,必须坚持综合治理,立足"一封一杀"的化除策略并科学把好麦田化除技术关。
利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三层三级"目测法及"七级"目测法,对苏州地区稻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摸清了现阶段主要稻田杂草的发生种类、群落组成与危害程度,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科...
阐述了苏州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现状与主要做法,分析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该地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提供参考。
为筛选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优质高效农药,近两年苏州市植保植检站对甲维·茚虫威防治稻纵卷叶螟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25%甲维盐·茚虫威水分散剂8-10g,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可稳定在90%以...
为有效提高苏州市稻田草害防除水平,通过调查研究,总结了苏州市稻田草害的特点,分析了草害重发的原因,认为草害发生不仅与栽培方式变化有关,还与麦草全量还田和除草剂使用不合理有关,同时,提出了要实现控草目标,必须采...
苏州市稻田草害逐年上升的原因,不仅与栽培方式变化有关,还与麦草全量还田和除草剂使用不合理有关。为提高苏州市稻田杂草防治水平,分析了现阶段苏州市稻田草害的现状,并依此提出了相关防除对策,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