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早产儿营养状况及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危... CNKI文献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早产儿早期的营养状况和发生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收集我院2007年8月至2008年9月入住NICU的早产儿临床资料110份,分析其营养状况,对影响早产儿生长...
食物过敏(food allergy,FA)是指机体针对摄入的食物蛋白产生的一种有害的免疫反应.2007年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数据显示,年龄在18岁以下儿童发生食物过敏者超过3百万(3.9%),5岁以下发病率更高.本文阐述了健康的肠道...
刘梅 黄永坤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2年16期 期刊
本文从肠屏障的定义和功能障碍、引起肠屏障功能障碍的疾病和因素、肠屏障受损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和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其中肠屏障受损机制如机械性屏障受损、肠道微生态环境破坏、肠道免疫防御...
用细菌16S rRNA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肠道菌群的变化 CNKI文献
目的应用细菌的16S rRNA序列设计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及乳酸杆菌的引物并对肠道的3种细菌进行定量测定。方法收集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及正常对照组的粪便标本提取DNA。取准确定量的3种细菌经系列稀释后抽提细菌的DNA做荧...
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免疫变态反应,随着感染性疾病的控制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近年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全球性健康问题。临床上最常见的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食物过敏、过敏性...
婴幼儿乳糖不耐受症常导致婴幼儿腹泻或腹泻迁延不愈,影响其摄入乳制品,危害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近年来,在乳糖不耐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了解婴幼儿乳糖不耐受症的分类、发病机制、实验...
黄永坤 杨娟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0年07期 期刊
胃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及肠道细菌或内毒素移位对机体的影响 CNKI文献
胃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与肠道细菌和(或)内毒素移位,会导致机体不同的病症和内源性感染等,给临床医师对疾病的防治带来了难以预料的挑战。文章通过对胃肠黏膜屏障及其障碍、胃肠黏膜屏障与肠道细菌和(或)内毒素移位以及...
本文从人体胃肠道微生态概况、儿童胃肠道微生态特点、儿科常见消化道疾病如急性腹泻、迁延性和慢性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炎症性肠病(IBD)的微生态变化特点及肠道微生...
16SrRNA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肠道菌群变化... CNKI文献
目的以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和健康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检测肠道菌群变化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细菌的16SrRNA,对RV肠炎患儿和健康婴幼儿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大肠...
1胃肠道微生态系统及其变化目前,将研究正常微生物群的结构、功能及其与宿主相互关系的科学称为微生态学[1-2]。人体微生态系统包括口腔、皮肤、泌尿、胃肠道4个系统。其中,以胃肠道微生态系统最为主要和复杂。有学者...
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化疗药物尤其是大剂量的化疗药物常对机体正常敏感组织造成严重损伤。化疗导致的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在全身感染、炎性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病中有着重要影响。...
儿童过敏性紫癜与不同类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CNKI文献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与不同类型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方法:用免疫印迹法对80例HSP患儿及40例正常儿童的血清进行幽门螺杆菌分型检测.将80例HSP患儿分为有消化系症状HSP组...
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作为神经营养素家族成员之一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脑损伤的修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现简要介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结构、分布、信号转导以及生物学作用与机制,阐述其对脑外伤、脑缺血、癫痫等各...
目的研究住院1~8 d过敏性紫癜患儿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1)提取4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观察组)住院1~8 d和43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粪便标本的细菌DNA,测量并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标本细菌的DNA-A260值;(2)采用16S rRNA/DNA荧...
幽门螺杆菌(HP)是引起人类胃肠疾病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其致病机制非常复杂,既涉及细菌因素,也涉及宿主因素。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HP感染宿主后与胃黏膜上皮接触及定植,机体会产生较...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易感性的研究 CNKI文献
目的 通过研究维生素D受体 (VDR)基因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易感性的相关性 ,探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 利用限制性内切酶FokⅠ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分析、...
目的了解出生1周新生儿肠道双歧杆菌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16SrRNA/DNA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40例足月儿和40例早产儿生后第1(>12h)、4、7天粪便标本中的双歧杆菌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生后第1、4、7天足月儿粪便标本...
过敏性紫癜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CNKI文献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SP)伴有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患儿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随机收集40例HSP患儿及40例正常儿童的粪便标本,先用快速免疫检测卡进行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HpSA)检测,判定有无H.pylori感染。然后提取...
16S rRNA/DNA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检测肺炎婴幼儿肠道菌群... CNKI文献
目的了解肺炎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16S rRNA/DNA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在临床细菌定量分析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提取23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和23例肺炎患儿(观察组)治疗后粪便标本的细菌DNA,测量和...
16S rRNA/DNA-PCR对初生新生儿肠道乳酸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 CNKI文献
目的观察新生儿生后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16S rRNA/DNA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40例足月儿和40例早产儿生后第1(>12h)、4、7天粪便标本中的乳酸杆菌和大肠埃希菌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不同日龄足月儿粪便标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