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上丝绸之路大约出现于公元前13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则是在公元前200年左右开始出现的。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标志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结束。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连接外部世界的两大动脉,但两者在分...
关键词: 陆上丝绸之路 / 海上丝绸之路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下载(1743)| 被引(26)
20世纪30年代,向达从英国牛津大学的鲍德林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抄回了两部中国古代航海者所用的"秘本"——《顺风相送》和《指南正法》。2008年,两位外国学者在鲍德林图书馆中发现了一幅中国明朝所绘的...
车子的演进与传播——兼论中国古代马车的起源问题 CNKI文献
根据考古学材料 ,最早的车子出现在公元前 40 0 0年代的两河流域以及中欧与东欧 ,其基本形式为四轮、独辕 ,车轮为实心。虽然车子出现时 ,马已经被人所驯养 ,但早期的马主要用来骑乘 ,而不是拉车 ,拉车的主要是牛。公...
在东西方不同的文明中,日晷的类型也是不同的。16世纪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首次将欧洲式日晷传入中国。1595年6月至1598年6月,利玛窦一直在南昌生活。期间,他制作了许多日晷,作为礼物赠送给当地的名流...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李之藻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关于他的资料很少,致使许多史实不清,学者们深以为憾。根据新发现的一些史料,李之藻的曾祖父、祖父、父亲名字分别为李荣、李子堂、李师锡。李之藻本人出生于1571年10月1...
浙东蕺山学派与西方传教士之间的关系,比我们所知道的要密切得多。鄞县人朱宗元是浙东最早的天主教徒之一,其出生时间应为1617年或稍早,而不是目前所说的1609年;他受洗的时间应为1638年,而非目前所说的1631年。经朱宗...
"宝顺"号轮船是近代中国引进的第一艘轮船,但许多基本史实尚不清楚。中外史料表明,宝顺轮是英国在华公司宝顺洋行委托美国John Gray公司于1851年在纽黑文建造的,建成之时就根据该洋行的名字被命名为"宝...
2016年10月,在美国拍卖市场上,出现了两条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摹绘本的残图。我们可按这件拍卖品的编号,称其为"6084号残图"。由于残图上有"大明海",而"大明一统"则被改作"大清...
16世纪发生在西班牙的一场“印第安斯人”诉讼案——近代早... CNKI文献
1572年,一个西班牙名字为"迭戈"的中国人向西班牙法庭申诉说,自己是一名来自西班牙海外领地的"印第安斯人",自西向东经过美洲来到西班牙后,被一个叫莫拉雷斯的人卖为奴隶,因此请求法庭根据相关法...
1145年,欧洲出现了约翰长老的传说,认为他是东方最强大的国王。这个故事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结合的结果,包括耶律大石打败塞尔柱王朝苏丹的历史事实。1165年前后,欧洲出现了"约翰长老来信",学术界至今无法确定...
1500年前后,欧洲人把古代希腊的地理观念与地理大发现中所获得的新知识结合在一起,认为东亚大陆的南端有一个半岛像"龙尾"那样一直伸展到赤道以南地区。曾经在东南亚活动过的麦哲伦清楚地知道马来半岛并没有...
2008年,在英国牛津大学鲍德林图书馆发现了一幅明代绘制的中国航海地图,国外学者称其为《雪尔登中国地图》(THe Selden Map of China)。至今为止,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幅地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且取得了不少进展...
浙江省南田岛南北长14.6公里,东西宽10.9公里,陆域面积约90平方公里,北距大陆最近点为1.25公里,①现属宁波市象山县,是宁波市第一大岛。根据考古资料,至少在唐朝就有人居住了。宋元时期,南田岛持续兴旺。明清时期,南田...
自古以来,中亚地区没有一个民族将自己生活的地方称为"突厥斯坦"。这个概念最初是由波斯人提出的,但具体地理范围变化不定。14世纪初,西欧获悉这个概念,并以此模糊地表示中亚的某个区域。19世纪,入侵中亚的...
利玛窦对中国科学的一项重要贡献是首次绘制出了近代意义上的中文世界地图。现存最早的利玛窦世界地图,就是保存在章潢编的《图书编》中的两种摹绘本,分别是《舆地山海全图》和《舆地图》。这两种地图都是利玛窦1595年...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通向海外国家的远洋航线,"海上丝绸之路延伸线"则是从"海上丝绸之路城市"通向沿海其他城市或者内陆城市的交通线。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可分为:孕育时期、...
浙江图书馆藏有一部题为《开成纪要》的抄本,抄写者是近代上海藏书家韩应陛,抄本最后有上海现代文人姚鹓雏的跋文。《开成纪要》的内容非常庞杂,以机械制作、金属加工、矿山开采为主,同时涉及农、牧、渔、造纸、化工、...
世界历史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而第一个进行环球航行的人是麦哲伦。所以,"全球史"的发端与麦哲伦密不可分。遗憾的是,国内学术界对麦哲伦的研究并不多,特别是对基本史料缺乏了解。今年是麦哲伦环球航行490...
时任中国驻英国大使的曾纪泽,于1887年在英国《亚洲季刊》上用英文发表的《中国先睡后醒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但传世的中文版《中国先睡后醒论》并不是曾纪泽自己翻译的,而是颜咏经等人翻译的。这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