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葡萄黑痘病(Elsinoe ampelina(de Bary)Shear)为我国北部葡萄的主要病害,近年在各地造成严重减产,并不断随着苗木蔓延到无病的新区,因此它是当前葡萄病害防治和检疫的主要对象。当前北部各地普遍采用的苗木消...
一、概述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 (Curt. ex Fr.) Sing.=Collybia velutipes (Curt. ex Fr.) Quel.别名有:金钱菇、朴菇等等;又因菌柄上有毛,菇盖小而被称为毛柄金钱菇。还有人称它为构菌。由于它结菇时的温度很低...
近两年来,国内不少省市发展凤尾菇生产取得了较大成绩。就我所看到的一些报告中,都谈到菌种来源。有的说是香港中文大学张树庭教授选育或筛选出来的。这是不正确的。目前国际上从事凤尾菇研究较有成果的除张树庭教授外...
银耳(又叫白木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是我国人民和医药学上多年来认为有高疗效的珍贵药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指出,达药物富于营养,有滋补作用,有强心、补脑、润肺、滋养、盆胃,治疗结核、高血压,感冒,还能使...
马铃薯瓢虫的寄生菌Metarrhizium sp.的初步研究 CNKI文献
在农业上利用微生物防虫,对植物、人、畜都无害,并在植物的任何生长发育阶段都可应用。据文献记载苏联在这方面进行过很多工作;如在防治介壳虫方面曾利用真菌Cepha-losporium属,防治白菜、棉花及果树害虫,也曾有效地利...
1981年我刊已举办了《食用菌讲座》,受到广大食用菌爱好者的欢迎。为了适应本市和全国食用菌生产的新形势需要,我刊从1982年第1期起,增辟《食用菌专栏》,除了继续刊登原有的《食用菌讲座》内容之外,还准备刊登有关食用...
在白蘑菇[Agaricus bisporus(Lange)Sing]栽培过程中,从备料、培养到出菇,约4—6个月,这期间经常发生许多的病害,影响产量,本文按生产过程,分述害菌种类对生产的影响,和防治方法,供参考。
我国栽培食用菌类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的,象香菇、木耳、草菇的栽培技术都起源于几百年前元、清时代,这是有史可查,也是世界学者所公认的。这三类菌中最早栽培的是香菇,在王祯农书中(1313年)有着详细的记载。这种古老香...
四.上床和接种:堆制发酵好的培养料要及时装进床或浅盒(图6)中。上床前要注意做好菇房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特别是老菇房中潜藏的病虫害常会给蘑菇的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例如要用石灰浆刷洗菇房,堵塞所有可能潜藏病...
看过今年《食用菌》第二期上菌名的讨论,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食用菌的名称,还以通俗并适合广大群众的习惯才好.当人们遇到一个事物时,总要想办法给它一个名字来称呼它.在彼此不通音信的情况下,各地有各自的叫法也是必...
一、形态和分布猴头(Hericium erinaceus(Bull.ex Fr)Pers)是我国的著名食用菌,一向被认为是山珍。在人们没有掌握它的栽培技术以前,能够品尝到猴头的机会确实不多。近些年的科学研究还发现它的许多药效:如具有治疗消...
由中外书籍记载来看,人类很早就在应用真菌作为药材,但近百年来在医药科学发展中,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许多药用真菌的作用并没受到应有的重视,于是这部分丰富的自然资源,也就没有被充分地发掘和利用。近二十年来,随着青...
张树庭教授访华时,在北京“食用菌座谈会”上谈话纪要 CNKI文献
1981年1月7日下午,亚大地区微生物学会主席,热带食用菌协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张树庭教授,与北京食用菌协作组成员及部分种菇代表,就食用菌的发展和其它有关问题,在民族宫进行了座谈,现将座谈中张教授回答的问题...
泰国栽培的食用菌种类较多,其中以草菇最为普遍。在室外种草菇,一般是用稻草,如用的是鲜稻草,可以不浸水,干稻草则需在水中浸泡一夜。每100斤稻草加废棉絮或棉子壳6~7斤,来供给氮、磷等养分,不加其他肥料。过去农村种...
6月14日,北京科协邀请了新加坡国家科学院梁普照博士,在北京饭店作有关食用菌技术的报告.梁博士重点介绍了新加坡利用废棉、木屑、稻草、甘蔗叶等发展食菌生产的情
在全世界食用菌产量中白蘑菇占2/3,第二位是香菇,第三位是草菇;而白蘑菇则是西欧和美洲栽培的主要品种,从近几年的产量也可看出这种形势(附表)。
国际第十一届食用菌会议1981年8月在澳大利亚召开,出版了会议论文集,有北京地区科学工作者的论文三篇。编者约请他们将论文摘要改写成中文,在本刊中发表。两位作者都是国际有关真菌,食用菌学会的会员。
1963年以前的书籍里面木耳属我国只有6个种类。到了1990年,我们熟识的已达11个种类、另有三个新确认,总计有14种类,还有一些没有确定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