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我们通过人工培养陆地棉茎尖取得再生植株。近二年,在改进培养基后,取得了两方面的进展:1、再生苗基部产生大量胚性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后,分化出大量再生植株;2、茎节腋间产生不定芽,形成多苗或丛芽。并取...
长期以来,品种改良工作,主要利用自然变异及其自由重组来培育新品种。这种方法难于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要求,急待改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揭露了有意识地定向控制遗传性变异和人工创造植物新类型的可能性,并提...
一、引言 棉花育种同其他作物育种一样,都是由于生产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古代劳动人民从无纤维或仅有短绒和少量纤维的野生棉种经驯化、人工选择产生现在的栽培种,把原来适应于热带、亚热带高温、短日、旱生的多年生...
“肥是劲”、“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些农谚充分说明“肥”在农业“八字宪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施肥对增产的重大意义。一九五八年以来,羣众创造了无数高产事例,试验研究机构也大搞丰产田和施肥研究,施...
1959和1962年棉花高产施肥技术研究结果,肯定了南京地区亩产皮棉150斤左右的施肥原则,应该是在中等地力的基础上,适当施基肥、苗花期追肥二次。苗期施肥要早、轻、速效(化肥或粪尿),水肥结合集中施用,促进早苗、壮苗。...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领导下,我们党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党集团。当前,我省农业生产和科研形势一片大好。今年省委提出了全省棉花总产要达到950万担,力争1000万担,这是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在农业生产和科研中,选种和栽...
一 奥巴林在《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书中說:“生命发生意味着一种新的、生物学物质运动形式的出現”。生命的物质基础是完整的蛋白质体系統,而其物质运动形式(生物学基础)是这个系統的新陈代謝。恩格斯早在上世纪末叶...
一.栽培生理的任务植物生理学的任务是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的规律性。一切有机体的生命活动受制于其遗传性与环境条件。环境条件的改变,必然会影响到有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干物质产量和营养组
棉花育种同其他作物育种一样,都是由于生产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古代劳动人民用无纤维或仅有短绒和少量纤维的野生棉种,经驯化、人工选择培育出现在的栽培种;把原来适应于热带、亚热带高温、短日、旱生的多年生习性,改...
今年10月27日是苏联先進生物科学偉大的創始人伊凡·符拉其米洛維奇·米丘林誕生百周年紀念日,米丘林貢献了他畢生的精力於植物品种改良事業,創造性地發展了達尔文主义,使之建立於辯証唯物主义的基礎之上,提高...
五年来,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了苏联先进科学,思想上获得了解放并不断地得到提高,特别是学习了米丘林学说以後,在米丘林学说指导下。我们棉花选种工作——海岛棉陆地棉的无性杂交、中棉陆地棉种间杂种后代的选育...
一、作物生理研究室的成立本所食用作物系与特用作物系,解放后在稻麦棉三种作物上分别开始了春化处理或阶段分析的工作。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即就该两系原来联合组成的生理遗传研究室的基础上于1953年9月调配和充实一...
兹就我国棉花生产加工、育种现状,提出育种工作的转向意见,供商榷。1、改品种普遍适应性为地区适应性具有地域广泛适应性的品种,曾在我国棉花生产上获得了巨大增产效果。我国棉区分布地区很广,从海南岛到辽宁,从东海之...
从发育生理学观点来研究有机体的特性特征和器官形成的一些... CNKI文献
米丘林生物科学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从有机体与其生活条件为统一体的基本原理出发,研究生物界的自然发展规律性的科学。我们掌握了这种科学,就能控制自然为人类生产事业服务。米丘林的伟大成就,和以李森科院士为首...
关于棉属四倍体种起源问题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CNKI文献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和等电聚焦技术,对棉属(Gossypium)A基因组2个二倍体种、D基因组10个二倍体野生种和四倍体2(AD)基因组的3个种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分析。种间酶谱关系符合形态学,细胞学和遗传学...
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willmottiae)体细胞组织培养... CNKI文献
人工培养兰州百合鳞片结果,不同外植体再生效果以中部鳞片的基部最好。培养基成分以MS加NAA_1.5mg/l(下同),BA 0.5,食用白粮(未纯蔗糖)30g/l,琼脂5g/l固化,pH 5.8(代号LM30)诱导再生植株效率最高。培养25—20天,一个鳞...
γ-射线和秋水仙素对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Willmot... CNKI文献
本文报道了γ-射线和秋水仙素对百合体细胞诱变后的生物学效应和形态变异,并为诱变处理提供较适宜的剂量和浓度。结果指出,诱发幼苗有利变异的有效处理组合是剂量为200—400伦(剂量率100伦╱分)的γ-射线和浓度为2.0m...
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大田植株的茎尖(〈3mm)培养在MS附加IAA和Kt的培养基上,诱导产生了完整小植株,由此为繁殖棉茎尖无性系提供了可能性。
1958年江苏省棉花获得空前大丰收,除了在栽培技术上全面革新外,对施肥问题有了重大的改革,是获得丰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过去只有一半棉田施肥,而且施肥水平很低(一般每亩用人粪尿3—5
一、引言棉花原产于热带与亚热带,从本性上来说是短日性类植物。但经历史上劳动人民的长期驯化栽培,在高纬度地区(目前主要产棉区)的栽培品种和低纬地区栽培的一年生早熟品种,已大大地改变了原始棉种的多年生和短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