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上的特异景观——“李白文化现象”阐释 CNKI文献
李白其人其诗 ,特别是内容丰富、历时久远的李白故事传说 ,它们广泛持久的流播、衍绎和再塑 ,构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李白文化现象”。李白其人其诗的超常奇异性、盛唐时代的精神氛围和传统的士文化社会心态 ...
大鹏:从哲学意象到文学自我——庄子、李白文化符号类型比较 CNKI文献
庄子和李白的世界观与处世态度有很大的不同,庄子展现的是一个愤世、超世的逃尘隐士形象,李白则是一位恋世、入世的社会角色;庄子以哲学的思辩表现自我,李白以文学的形象突出自我;庄子是极端超俗精神的代表,李白则是多...
诗酒风流各不同——陶渊明、李白文化类型多维比较 CNKI文献
陶渊明和李白最大之异是人生道路、价值取向和精神归宿的不同。陶从容坚定地选择了归隐之路,超然高蹈;李则一生痴迷在“功成身退”的美梦之中不得解脱。陶力保心性之真,平和淡远;李展现情感之真,任情而为。陶饮酒为闲...
李白和苏轼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中最突出的是个性气质、人生态度等的不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诗风之异。同时从“士文化”的角度而言,李白、苏轼各自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士文化符号,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类型。李白和苏...
本文认为,宋人黄伯思对楚辞体特征的论说,只是对这一文体语言外壳的描述,未能涉及问题的本质。笔者指出,楚辞是一种内容和形式密切相关的特殊文体,而浓烈的抒情性则是楚辞体最突出的本质特征。文章从情感内涵、情...
《文心雕龙·辩骚》在论及屈原及其作品的影响时指出:“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在南北朝以后的各时代中,从屈原及其作品中汲取营养者代不乏人,中唐的刘禹锡即是其中的佼佼者,无论是从其内在精神或是就其辞章文采...
人性诗化表现的魅力——李白诗歌的人性展示和艺术特色 CNKI文献
李白以其辉煌的诗篇,将人性予以诗化的表现,这是一种全面丰富、本真自然、极致酣畅、艺术美感的展示。正是这种人性诗化的特征,使得李白及其诗歌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国度、不同层次的接受对象中,获得了广泛的激...
“二谢”作为山水诗的开创者功不可没,他们的山水诗尚处于主体对客体观照品鉴的层面,总体说来,他们的山水诗是一幅幅写实的静态图画,风貌较为单一;李白的山水诗倾注着主体的生命,是主体与客体亲拥的产物,涂抹着浓烈的...
长期以来,学人对屈原李白多论述其同,然而从比较文学角度而言,更应注意其相异之处。论文从思想人格、创作特征、接受传播三方面简论屈原李白之异,认为屈原李白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成为具有不同意蕴的文化符号,而...
李白之“气”,充沛饱满、丰富多彩,但如果从最具个性色彩和最具影响力的角度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这就是才气、酒气、仙气和傲气,李白就是这充沛四气完美融合的凝聚体。“四气”各有特色,并具共性,共同展示了李白文...
“奇”为李白之特质,具体表现在其生死、家世、才华、气质、个性、志向、爱好、经历、行为、诗文诸方面。李白之“奇”,既源于其人之本真,也有其笔下自我之夸饰,但更多是他人在此基础上的加工衍绎。“奇”,展示出李白...
“诗仙”“诗鬼”辨异——李白与李贺诗性文化范型比较 CNKI文献
李白与李贺虽然同为浪漫主义诗雄,其实却有鲜明的差异性,这主要表现于诗心之别、诗境之别、诗法之别、诗体之别。从诗性文化范型角度来看,“诗仙”及其“太白体”与“诗鬼”及其“长吉体”话语系统抟成为特定的文化符...
本文认为 ,骚、赋分别为不同的文体 ,不应混为一谈 ,屈原之作不当以赋名之。文章着重从骚、赋产生的历史状况 ,骚、赋体性之差别 ,骚、赋之流变 ,说明二者之不同 ,其中对骚、赋体性之别论述较为具体细微。文章最后对与...
分析了李白诗歌对主体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认为李白诗歌将人性予以诗意化的表现,并着力揭示人性的重要特质,其作品在内容上体现了对自我意识的高度揄扬,对社会责任感的深切体会,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展...
在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爱国主义一直是我国古代文学高扬的主题,产生了不少伟大的爱国主义作家,留下了许多传诵千秋、激荡人心的佳作,构筑成壮丽辉煌的爱国主义文学长廊。就内涵看,我国古代爱国主义文学大致可...
对屈原和苏轼的比较研究,与其着眼于同,不如重视其异。特别是从士文化类型的角度看,研究其异,更有意义。这是因为:屈原、苏轼虽同为士人,但无论是思想特征、个性气质、处世态度和方式,还是文学创作的内涵和风格,均有很...
所谓“土格”,是指作为“士”这一特定社会角色的人格精神。而这里所说的士,就是指春秋时期开始出现、并在战国时代蔚为大观活跃于当时社会的一批有学识有才华的读书人。无疑,屈原是生活在一个土文化氛围异常浓厚的...
《李谪仙醉草吓蛮书》在我国古代李白再塑史上,是一篇堪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集李白传说故事之大成的力作;小说集中展现了李白超常的才华、酷爱自由的个性、蔑视权势小人的傲骨和淋漓酣畅的诗酒精神,同时,小说也在社会政...
关键词: 冯梦龙 / 《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 明代古典小说 / 李白再塑
下载(145)| 被引(2)
李白一生之经历,足以见出其“吴楚情结”。从青年时代出蜀到逝世,李白大部分时间是在吴楚之地渡过的;从创作看,李白有近半数的诗文作于吴楚之地,其中有相当多的是他的代表作,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李白思...
本文提出三型李白论,即历史原型李白、诗艺造型李白、传说特型李白。我们一般所谈到的李白则是这三型李白的复合体。从社会角色来看,历史原型李白主要是一位志士型和诗人型的非凡人物;从艺术形象来看,诗艺造型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