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揭示不同人工还林地影响土壤碳库储量、质量的效应及差异特征,探讨了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质量分数、密度及碳库管理指数(CMI)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退耕12a后,与坡耕地相比,不同还林地主要提...
探讨了黄土丘陵区退耕10a和30a的柠条、刺槐、油松及侧柏林地0~60cm不同土层有机碳、氮数量和分布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相比坡耕地,退耕还林10a后,仅侧柏与油松林地各土层有机碳、氮含量和密度显著提升。退耕还林30...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 CNKI文献
本项研究立足于生态学国际前沿课题一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基本思想,以生态和经济系统极为脆弱的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通过跨度两年的社会调查和近一年的实地观测试验,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定...
利用1982~2003年黄土高原和安塞县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及安塞县气候资料,分析了黄土高原不同尺度范围植被的时间变异特征及其对安塞县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1)22年间黄土高原植被NDVI以年均7.0×10-4增加...
区域可持续发展引发的一个很重要的挑战就是城镇体系布局的规划。为了保证区域产业发展所依赖的环境基础,为了减轻和缓和城镇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为了使区域发展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和负面效应的...
【目的】分析林(草)生态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作用机理,提出生态退化和治理的因子触发-响应机制模型,为黄土高原植被修复和生态重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根据生态恢复的相关原则、方法与理论,结合近年来的研究与实践...
韩新辉 杨改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07期 期刊
关键词: 因子触发-响应机制模型 / 黄土高原 / 生态恢复 / 林(草)生态工程
下载(337)| 被引(5)
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低年级本科生暑期实践教学模式的探... CNKI文献
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专业二年级学生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三、四年级专业课开设的内容,结合暑期教学实践课程的要求,设计了暑期实践教学模式。通过理论培训模块、实践调研模块、报告撰写模块和最终考核模块的设计...
通过对西部地区城镇布局状况分析,认为以生态为导向指导城镇体系布局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构建了以自然生态空间为背景基质,以各省区经济增长点为辐射源,各个组团城镇群及单体城镇围绕中心城市呈同心圆布...
高等农业院校“农业资源与区划”课程有效教学的实践探索 CNKI文献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达成教学目的的桥梁。高等农业院校"农业资源与区划"课程在开展有效教学的过程中,受到课程内容宽泛、学时偏少、学生被动学习的劣势突出、先修课程没有打下扎实的基础、课程教学难度大...
通过对西部地区城镇体系布局进行生态分析,指出进行生态化布局的必要性,构建了以自然生态空间为布局基质,在各省区经济增长点发展组团式城镇群,而各组团城镇群沿西部城市干线网络化布局的生态调控方案。
黄土高原丘陵区退耕还林地土壤碳氮库的动态变化(英文) CNKI文献
为了揭示坡耕地退化土壤植被恢复后土壤中碳(C)、氮(N)运移规律,采用植被次生演替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了黄土丘陵沟壑区纸坊沟流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的C、N库及其相互关系在土壤剖面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
碳库管理指数对退耕还林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指示作用 CNKI文献
探讨了黄土丘陵区退耕种植10~40a柠条、沙棘、刺槐林地土壤有机碳库和相关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退耕期延长,100cm深土层总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均呈显著增加趋势,但退耕10a 0~40cm浅层土有机碳库既有显著增加,4...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与微生物C,N,P化学计量特征研... CNKI文献
对刺槐林、柠条林、酸桃-柠条混交林、撂荒地和耕地等植被类型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土壤碳(C),氮(N),磷(P)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耕地相比,在植被恢复中土壤及微生物C,N,P显著增加,表现为:刺槐林...
探讨了黄土丘陵区退耕种植10—40a的柠条、沙棘及刺槐林地土壤总有机碳库及其活性组分密度随退耕时间、土层分布及相对比例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100 cm深土壤碳库在退耕10a时仅柠条林地碳库未比坡耕地显著增加,但退耕...
本报讯 秋季开学之际,河北省盐山县严肃清理教育收费行为,力求“四个到位”,即突出重点,严格清查到位;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到位;完善公开公示措施,政策宣传到位;拓宽监管渠道,监督检查到位。$$ 该...
韩新辉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1-09-04 报纸
黄土丘陵区不同恢复年限退耕林地土壤碳氮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CNKI文献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年限林地有机碳及全氮的差异性,分析全氮及有机碳与环境和土壤因子的关系,为该区域生态恢复与土壤质量评价提供科学参考。【方法】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运用统计分析及冗余分析方法...
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颗粒结合态碳库分异特征 CNKI文献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还林土壤有机碳库差异及变化机制,比较分析了15 a生刺槐、山杏、杨树、沙棘、柠条5种退耕还林地土壤砂粒(≥53~2000μm)、粉粒(≥2~53μm)、黏粒(<2μm)结合碳的质量分数与分布变化状况。...
纸坊沟流域退化土壤碳氮关系对植被恢复的时空响应 CNKI文献
采用植被次生演替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纸坊沟流域退化土壤碳、氮关系对植被恢复的时空响应,旨在揭示坡耕地退化土壤植被恢复后土壤中碳、氮运移规律,为人工干预下群落的演替和土壤的生态修复...
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机碳、氮密度变化特征 CNKI文献
探讨了黄土丘陵区退耕种植10~40a的柠条、侧柏及刺槐林地0—60cm不同土层有机碳及全氮密度随退耕年限及在土层分布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土层相比,退耕栽植柠条、侧柏、刺槐10~40a后0—20cm土层有机碳密度平均...